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学术情报服务职能,全面、精准呈现我校师生近期科研成果产出全貌,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图书馆现对2025年5—8月全校师生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现将2025年5—8月我校论文产出情况报告如下(数据检索日期:2025年9 月9日): 一、SCI期刊论文 (一)整体概况 2025年5—8月,全校师生被SCI数据库收录论文共计38篇。学科分布广泛,涵盖药理学、生物化学、肿瘤学、医学影像、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前沿领域。我校作为第一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共15篇,参与发表论文23篇,充分体现出我校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活跃参与度与高效协同研究能力。在全球科研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合作是突破科研壁垒、提升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关键路径。尤其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许多重大课题需依赖多中心临床样本、跨学科技术手段及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单一机构难以独立完成。我校通过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不仅能借助海外合作机构的先进实验平台、稀缺样本资源及成熟的研究体系,加速科研进程,还能通过学术思想的碰撞,拓宽研究视野,提升成果的创新性与国际认可度。 (二)期刊影响力与分区 1.影响因子分布 高影响力论文(影响因子≥5.0)共10篇,占比26.3%,包括发表于Bioactive Materials(影响因 子20.3)、Ageing Research Reviews(影响因子12.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影响因子8.5)等期刊的论文;中等影响力论文(3.0≤影响因子<5.0)共11篇,占比29.0%,主要集中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Microbial Pathogenesis等期刊;低影响力论文(影响因子<3.0)共17篇,占比44.7%,分布于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等期刊。 2.JCR分区情况 Q1区论文16篇,占比42.1%,涵盖药物研发、肿瘤治疗、免疫调节等前沿领域,如Delivering Line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via Endothelial Target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o Ameliora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nduced Cardiac Senescence探索心肌梗死治疗新策略,具有重要临床转化价值;Q2区论文10篇,占比26.3%,聚焦疾病机制研究、生物材料应用等方向,如Multifunctional Injectable Hydrogel Incorporated with Cus Nanoparticles for Concurrent Photothermal-Chemotherapy,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Prevention and Wound Healing为乳腺癌治疗与创面修复提供新方案;Q3区论文7篇,占比18.4%;Q4区论文5篇,占比13.2%。 二、中文期刊论文产出情况 2025年5—8月,我校教师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103篇,涵盖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医学教育及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领域。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5篇,作为参与者发表论文18篇。核心期刊(包括中文核心和科技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2篇,占比21.4%;普通期刊上共发表论文81篇,占比78.6%。 附件:1.2025年5—8月我校SCI数据库收录论文统计表 2.2025年5—8月我校中文期刊论文统计表 图书馆 2025年9月19日
|